
第 1 页 / 共 19 页

第 2 页 / 共 19 页

第 3 页 / 共 19 页

第 4 页 / 共 19 页

第 5 页 / 共 19 页

第 6 页 / 共 19 页

第 7 页 / 共 19 页

第 8 页 / 共 19 页

第 9 页 / 共 19 页

第 10 页 / 共 19 页

第 11 页 / 共 19 页

第 12 页 / 共 19 页

第 13 页 / 共 19 页

第 14 页 / 共 19 页

第 15 页 / 共 19 页

第 16 页 / 共 19 页

第 17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8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9 页 / 共 19 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重点笔记
思想道德与法治重点笔记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前者强调个人道德品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后者则强调法律规范社会生活的根本依据。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是法治的基石: 法治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公民的道德素质。一个具有道德意识的社会,更容易形成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促进法治的顺利发展。反之,缺乏道德意识的社会,法治的执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法律是道德的规范: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则,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社会向善。同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也应该充分考虑道德因素,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而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法律能够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公民的道德观念也应该与法律相符,共同构建一个崇德向善的社会风貌。 具体内容(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重点笔记”的搜索词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法治精神: 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护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公民道德法治规范: 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法律对公民行为的约束。 国家治理现代化: 通过健全法治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手段,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结: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结合,是构建现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并以法律为根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04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