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9 页

第 2 页 / 共 19 页

第 3 页 / 共 19 页

第 4 页 / 共 19 页

第 5 页 / 共 19 页

第 6 页 / 共 19 页

第 7 页 / 共 19 页

第 8 页 / 共 19 页

第 9 页 / 共 19 页

第 10 页 / 共 19 页

第 11 页 / 共 19 页

第 12 页 / 共 19 页

第 13 页 / 共 19 页

第 14 页 / 共 19 页

第 15 页 / 共 19 页

第 16 页 / 共 19 页

第 17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8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9 页 / 共 19 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1版 第一章笔记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1版 第一章笔记 本章核心在于强调思想道德在法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法治并非单纯的法律条文堆砌,更是一种以道德为根本的社会制度。 思想道德是法治的灵魂,是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力量。 核心内容: 思想道德是法治的基石: 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以道德规范为指导。 法律的本质是道德的外部化,其目标是实现道德的外部化,从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统一: 理想情况下,法律规范应该与道德规范保持高度一致。 但由于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等原因,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制定者应该充分考虑道德因素,力求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符。 公民的道德责任: 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遵守道德规范。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的社会功能: 法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这只能在人们普遍具有道德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法治精神: 强调依法治国,意味着要以法律为核心,以法律为依据,以法律为保障,构建现代化的法治国家。 总结: 本章强调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密切关系。 只有在人们普遍具有道德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法治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始终以道德为指导,力求实现法律与道德的统一,从而为构建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注思想道德的提升,是实现法治目标的重要保障。 ---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04
2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