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考试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考试题库) 期末考试临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学科,掌握好关键节点和代表性作家,对你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本期末复习资料旨在帮助你全面回顾,快速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定义:它指的是1898年程国民光《时代杂志》的成立,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文学运动的起点。这段文学史,承载着中国人民探索民族命运、改造自身、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几个重要的文学运动阶段。 辛亥革命后,新文学运动倡导“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主张“自由、平等等”。代表人物包括周而复始、郭沫若。 随后, 泰斗派以“自然、客观、冷静”的风格, 批判现实, 探索人性和社会。 当然, 现代文学史并非一帆风顺。 20世纪30年代, 出现了“新文化思潮”的冲击, 导致文学创作出现动荡。 但也正是这种动荡,孕育了“左翼”文学的爆发,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壮烈精神。 代表人物有老舍、巴金等。 最后, 莫言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描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这些关键人物和文学运动,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体。 掌握这些核心内容,就相当于你掌握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祝你考试顺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7-07
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