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八十七——现代文学(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八十七——现代文学(老舍)) 老舍,原名 Lü Zhongyuan,1898年出生于北京。他的文学生涯,几乎是与北京的诞生息同,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底层人民的命运。他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北京的代言人,一个留存着北京精神的符号。 作为“新文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老舍的创作,早期深受黄沾、郭沫若等人的影响,但很快他摆脱了过多的理论束缚,转向关注现实生活,尤其是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他的作品,例如《骆驼祥子》和《及时雨》,将底层人民的苦难、挣扎、以及在命运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骆驼祥子》无疑是老舍的代表作,它通过祥子这个“有能之人”的悲剧,揭示了旧社会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祥子从一个充满希望的青年,最终沦为辛亥革命的失败者,反映了“新三农”的悲惨命运。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新文学派”的经典之作,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及时雨》则展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迷茫无措。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老舍的笔触,将这种复杂性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唏嘘不已。 老舍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他的作品,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思考。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