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PDF下载_考研_新东方在线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PDF_考研_新东方在线 中国现代文学史,短短几十年,却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学巨匠,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面貌。理解它的脉络,对于考研的文学考察至关重要。这份笔记,旨在梳理关键时期和重要作家,帮助你高效复习。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现代文学”的定义。这里通常指1898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学发展时期。这段时间,中国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受到西方思潮的深刻影响。 接着,重点关注几个重要的文学思潮。如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影响了早期新文学的创作;思辨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思潮,在文学创作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了解这些思潮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再者,对一些重要的作家进行系统梳理。包括:郭沫若、徐志摩、周而复、茅盾、巴金、老舍、张爱玲等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是考研复习的重点。例如,周作人“一页纸”的象征主义,巴金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老舍的京味儿文化等等。 此外,务必掌握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学社团。如“新月派”、“海派”、“京派”等。这些运动和社团,代表着当时文学创作的集体力量,也是理解文学发展的重要线索。 最后,复习时要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多阅读经典作品,进行细致的研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这份笔记只是一个基础框架,希望你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祝你考研顺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7-07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