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高分复习笔记】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详解
【高分复习笔记】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详解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其系统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成为学习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经典教材。本笔记重点整理了教材中的关键内容,并附有习题和理解。 **一、 历史发展脉络** 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 **一、 1949-1982: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关注新文学、新艺术的探索,代表人物包括胡绳、田丰、高行之等。 强调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学的反叛。 * **二、 1983-1998: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经历了从“反传统”到“适应现实”的转变。 关注了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冲突和个体困境,代表人物包括刘心숙、姜家卫等。 * **三、 1999-2014:多元发展期**: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既有对现实的关注,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强调了文学的实验性和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 曹禺(后期)、王蒙、以及涌现出大量新锐作家。 **二、 关键概念** * **现实主义文学**: 在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以其对现实的反映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 **精神性文学**: 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 **实验性文学**: 通过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打破和对新思潮的尝试,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三、 习题与理解** 1. **选择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时期? A. 1949-1982年 B. 1983-1998年 C. 1999-2014年 D. 1958-1966年 (答案:D) 2. **简答题**:请简述“精神性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答案:精神性文学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当代文学中,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描绘,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困境和价值选择。) **四、 总结**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学习本教材,不仅可以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脉络,还可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文章结束)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