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针灸学》复习笔记:腧穴的分类
《针灸学》复习笔记:腧穴的分类 在针灸学的学习中,腧穴的分类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腧穴是人体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根据其特性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经穴是最常见的腧穴类型,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具有明确的定位和主治功能。经穴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足三里、合谷等,是针灸治疗的核心穴位。 奇穴是指未归入十四经脉但具有特殊疗效的穴位。这类穴位通常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如太阳穴、印堂穴等,常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没有固定位置,以压痛或反应点为取穴依据。这类穴位在临床中常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此外,腧穴还可按部位分类,如头面部穴、躯干部穴、四肢部穴等。不同部位的腧穴在治疗上有各自的侧重点,掌握其分类有助于提高针灸疗效。 复习针灸学时,理解腧穴的分类是掌握穴位定位和应用的基础。通过系统梳理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升针灸治疗的效果。
展开
针灸学
2025-06-22
19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