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9 页

第 2 页 / 共 19 页

第 3 页 / 共 19 页

第 4 页 / 共 19 页

第 5 页 / 共 19 页

第 6 页 / 共 19 页

第 7 页 / 共 19 页

第 8 页 / 共 19 页

第 9 页 / 共 19 页

第 10 页 / 共 19 页

第 11 页 / 共 19 页

第 12 页 / 共 19 页

第 13 页 / 共 19 页

第 14 页 / 共 19 页

第 15 页 / 共 19 页

第 16 页 / 共 19 页

第 17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8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9 页 / 共 19 页

2024期末复习重点笔记-思想道德与法治.pdf
2024期末复习重点笔记-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与法治关系密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其核心在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本身就蕴含着道德价值,而公民的道德素质又对法律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首先,法治的核心是“法治”,即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法律的制定,本质上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抽象和理性化,是对社会道德价值的体现。例如,刑法惩罚犯罪,体现了对社会道德的谴责和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维护;民法规范市场行为,体现了对公平、公正、诚实等道德价值的追求。 其次,道德对法治的实施至关重要。法律的制定需要道德基础,而公民的道德素质则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有效执行。一个法治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从而形成“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统一。 具体而言,以下内容是2024期末复习的关键点: 法律意识: 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和尊重,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道德意识: 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 公民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遵守法律法规,贡献社会力量。 法治精神: 尊重法律,维护法律,依靠法律,服从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个人的主体性。 总之,思想道德与法治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健康的法治社会,既要依靠法律的约束,更要依靠公民的道德自觉,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美好的社会。 ---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04
2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