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7 页

第 2 页 / 共 17 页

第 3 页 / 共 17 页

第 4 页 / 共 17 页

第 5 页 / 共 17 页

第 6 页 / 共 17 页

第 7 页 / 共 17 页

第 8 页 / 共 17 页

第 9 页 / 共 17 页

第 10 页 / 共 17 页

第 11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4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5 页 / 共 17 页

第 16 页 / 共 17 页

第 17 页 / 共 17 页

《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考试重点与期末备考
《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考试重点与期末备考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科目。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复习,以下是核心知识点和备考建议。 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础,望诊重点掌握舌诊和面色变化,舌质、舌苔的临床意义需熟记。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注意咳嗽、呼吸等异常表现的特征。问诊要掌握"十问歌"的内容,特别关注寒热、汗出、二便等情况。切诊以脉诊为主,浮、沉、迟、数等常见脉象及其主病必须掌握。 八纲辨证是考试高频考点,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鉴别要点要重点复习。脏腑辨证中,心系、肝系、脾系疾病的辨证要点是难点,建议结合典型病例记忆。气血津液辨证要注意气滞、血瘀等证候的临床表现。 备考建议:首先整理课堂笔记,标注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其次多做历年真题,熟悉出题思路。最后要建立知识框架,将四诊与辨证内容有机结合。考前重点复习常见证型的鉴别诊断,如阴虚与阳虚的区分等。 记忆技巧:对于脉象等抽象内容,可以编成口诀帮助记忆。辨证要点建议用表格对比整理,提高复习效率。考前一周要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展开
诊断学
2025-06-01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