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整理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7 页
整理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大学《行为金融学》复习资料核心知识点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
大学《行为金融学》复习资料核心知识点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 行为金融学是结合心理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理解人们在做决策时,非理性的行为模式。为了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复习时务必牢固掌握以下核心知识点。 一、核心概念 认知偏差 (Cognitive Biases): 这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石。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可得性启发法 (Availability Heuristic)、代表性启发法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等。理解这些偏差能够解释市场中的许多异常现象。 启发式判断 (Heuristics): 人们为了简化决策过程,常常使用启发式规则,这些规则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良好,但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下可能导致偏差。 系统 1 和系统 2 思考: 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的经典理论,将人类认知分为快速、直觉的系统 1 和缓慢、理性的系统 2。 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 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并且人们对不确定性具有乐观的偏见。 二、期末考试真题解析(示例) (以下为模拟期末考试题,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题1: 一个投资者在评估股票时,将股票的历史最高价作为参考点。这种行为最能体现下列哪种认知偏差? A. 损失厌恶 B. 锚定效应 C. 可得性启发法 D. 框架效应 答案: B. 锚定效应 题2: 在产品定价时,将“9折优惠”比“原价$100,现价$90”更具有吸引力,这说明了什么? A. 损失厌恶 B. 框架效应 C. 可得性启发法 D. 损失厌恶 答案: B. 框架效应 三、复习建议 除了掌握以上核心知识点,还需结合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行为金融学在现实中的应用。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形式,提高应试能力。预习期末考试真题,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最终取得好成绩。
展开
行为金融学
2025-05-30
1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