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复习,核心在于把握几个关键时期和代表作家。首先,新文学时期(1918-1923年)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以周作人、郭沫若、陈植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其“新语”和“新思”为中国文学注入了现代气息,标志着中国文学的独立与革新。需要重点关注其对西方思潮的吸收和本土文化的融合。 其次,第一次文学革命时期(1926-1927年),以胡绳、秦芝、赵树人等人的作品为代表,文学创作更加大胆创新,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批判现实,反映民生,体现了时代的变革精神。 紧接着的“前夜”时期(1928-1937年),是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以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其作品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批判封建制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了“新文化”和“新文学”两种流派。 国共内战时期(1937-1949年),文学创作受到战争的影响,逐渐向爱国主义和批判现实方向发展。代表作家有张爱玲、老舍等,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社会批判精神。 最后,建国后文学(1949年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需要关注代表作家如王蒙、萧红、莫言等,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学风格和思想主题。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复习要围绕新文学、第一次文学革命、前夜时期、国共内战时期以及建国后文学这几个关键时期,重点关注代表作家的作品和思想主题。 充分理解每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脉络。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9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