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大二上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史速成
大二上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史速成 作为大二上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这份速成资料旨在帮助你高效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尤其以期末考试为重点。中国现代文学史,通常指1898年《新青年》杂志创刊至1949年建国前夕的文学发展过程。 一、历史背景与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1898年《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思想的觉醒。文学创作也随之发生变革,涌现了“新文学”浪潮。根据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文学时期(1898-1917年): 这一时期以文学革命为目标,主要表现形式为《新青年》、《时务报》等报刊杂志上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家有周作人、郭沫若等。 探索时期(1917-1926年):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中国思想界对西方思潮的关注更加深入。文学创作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题材,如田园诗、浪漫主义等。代表作家有梁实秋、冰心等。 国学与现代主义融合时期(1926-1937年): 随着国民党的统治,文学创作开始强调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同时,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也开始传入,导致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代表作家有胡风、秦芝、张爱玲等。 抗战文学时期(1937-1949年): 面对日本侵略,文学创作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多为反映战争、歌颂英雄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家有老舍、巴山雪·太郎等。 二、重点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批判现实,揭露国民劣根性。 郭沫若: 《蛙》、《荒城》等,代表了新文学的早期成就。 张爱玲: 《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以细腻的笔触描写都市女性的爱情和生活。 这份速成资料将帮助你快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脉络和关键作家作品,祝你期末考试顺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8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