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现当代文学史,正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变革的见证。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需要把握几个核心阶段和代表作家。 一、 朦胧诗派(1986-1989) 这一时期是新诗的又一次高潮,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朦胧诗”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直接表达,转向了隐晦、象征、意象等手法,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困境。代表作家如穆承志、杨声、白照、李智宏等,他们的作品以其诗意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在诗坛上引起了巨大震动。需要重点关注其思想特征:对现实的无奈、对个人命运的追问,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二、 改革开放后新文学浪潮(1990年代至今)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小说方面,关注现实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日益增多。 关注个体命运、社会矛盾的表达,逐渐成为主流。 三、 重点作家及作品 莫言: 《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中国农村生活的深刻描绘,获得了国内外多项文学奖项。 余华: 《活着》等作品,以其悲悯的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 阎连记: 他的作品以其对西北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以及对人情世故的幽默描写,备受读者喜爱。 复习时,需要特别注意把握这些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并将他们与传统文学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思考。 充分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脉络,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2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