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速成复习资料:自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完整)
中国现代文学史速成复习资料:自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完整) 为帮助考生高效备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本资料提供涵盖关键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速成复习材料。内容精简,侧重于核心概念和重要作家,旨在帮助您快速掌握主要脉络。 名词解释 1. 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它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科学,促进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现代主义: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部分中国作家开始尝试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新的手法和观念,以期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道路。 3. 白话文运动:20世纪20年代,以周作人、郭沫若等为代表的作家和学者,推动了白话文在文学创作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古文走向现代。 简答题 1. 简述“京本八画”的意义。 (京本八画:即“天、地、人、鬼、水、火、风、雨”八个字,是早期新文学创作时常用的意象,反映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 2. “林语堂现象”指的是什么? (“林语堂现象”:指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以其大胆的言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和“新语人”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 3. 简述“鸳鸯楼”派的特点。 (“鸳鸯楼”派:由周作人、郭沫若等人创办的文学刊物,聚集了当时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其文学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特点。) 本资料仅为速成复习的简要总结,请考生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祝您考试顺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2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