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9 页

第 2 页 / 共 19 页

第 3 页 / 共 19 页

第 4 页 / 共 19 页

第 5 页 / 共 19 页

第 6 页 / 共 19 页

第 7 页 / 共 19 页

第 8 页 / 共 19 页

第 9 页 / 共 19 页

第 10 页 / 共 19 页

第 11 页 / 共 19 页

第 12 页 / 共 19 页

第 13 页 / 共 19 页

第 14 页 / 共 19 页

第 15 页 / 共 19 页

第 16 页 / 共 19 页

第 17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8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9 页 / 共 19 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笔记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笔记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系到国家根基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学科。其核心在于探讨道德观念对法治的支撑作用,以及法治对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本节期末复习重点围绕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思想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和自觉性。如果缺乏道德底线,法律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为法治的实施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 其次,法治是道德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不仅规定了行为的后果,更重要的是,它在道德层面上进行引导和约束。法律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对道德的尊重和维护。通过法律的规范,可以有效防止社会道德沦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再次,“思想、道德、法律、行政”的有机统一是构成法治的重要要素。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法律应当建立在道德基础上,道德规范应当融入法律体系,而行政机关在执行法律时,更要注重道德因素,确保法律的公正有效实施。 此外,公民的法治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公民普遍具备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的有效运行。 培养法治观念,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提升公民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 最后, 强调“法治的本质是道德”这一观点, 提升公民的道德主体意识,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复习,更要关注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19
1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