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典型题+考研真题+知识详解.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及练题.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章重点.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重点资料小抄版 (呕心沥血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重点资料小抄版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历史,理解其核心脉络对于把握当下,展望未来都至关重要。期末重点梳理如下,主要围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键领域展开。 一、政治思想 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富等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政治改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反对封建思想和文化,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推动中国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催化剂,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力量的觉醒。 二、政治变革 辛亥革命: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warlord 政权: 辛亥革命后,由于袁世凯等人的干预,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国民革命: 1927年,孙中山发动国民革命,反对直皖商和北洋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打击了军阀势力。 三、经济发展 自强运动: 1861年,以康有为、梁启富为代表的自强运动,呼吁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 新文化运动对经济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实用的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代中国经济的特点: 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 四、社会文化 西方文化的传入: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兴办了许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 文学艺术的发展: 近代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总而言之,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的历史。理解这段历史,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其各个方面,并把握其内在逻辑。希望这份小抄版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
展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5-04-19
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