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II 名词解释&小知识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II 名词解释&小知识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作为期末复习的“救星”,这份资料希望能帮你梳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重点,别让考试再让你“抓狂”。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核心词汇。“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本身就包含了意义:它指的是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的体液(如血液、尿液等)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病情变化,以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学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指标。比如“血清”、“血浆”:它们都是指血液中未凝固的液体部分,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主要样本。 “血糖”则是检测的重点之一,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而低血糖则可能意味着胰岛素不足。 “血氮”的升高通常与肝功能受损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别忘了“尿素氮”和“肌酐”这两个“老油条”,它们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转氨酶”(如ALT、AST)的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 “白蛋白”是衡量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而“球蛋白”则反映了免疫功能的状况。 关于“小知识点”: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解释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例如,单纯的血糖升高可能只是临时性的,而伴随多饮多尿、多食多饮则更值得警惕。 记住,实验室结果只是诊断过程的一部分,医生会根据所有信息做出最终判断。 加油,期末考试一定能顺利通过!
展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2025-08-07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