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药学】重点总结+期末复习笔记
【中药学】重点总结+期末复习笔记 中药学,这门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学问,它不仅仅是草药的知识,更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期末复习,先从基础知识抓起,毕竟“中药学的基础是药,药的根源是天”。 首先,要牢固掌握中药学的分类方法。按照“本草学”分类,有地理学分类(如:山药、黄芪)、按照药性分类(苦、甘、酸、辛、咸、凉、热)、按照功效分类(主脾、补肾、清热解毒等)是关键。记住,分类是理解药材特性和应用的基础。 其次,重点复习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法及附方。比如,人参的“补气”、“升阳”,黄芪的“补气、固表”,当归的“补血、活血”等,这些都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别忘了,药性是判断药材是否适合人体、剂量以及与其他药材搭配的关键。 再者,不要忘记药方的学习。经典的方剂如:六味丸、当归饮、麻黄汤等等,一定要理解其组成、作用和临床应用。 比如“六味丸”补脾益气,成分包括人参、党参、白术、甘草,每个成分都有其作用。 最后,复习过程中,多查阅相关词条,比如参考“中药学”词条,理解药材的产地、功效、用量等;同时,搜索“中药学复习笔记”,学习其他同学的总结,加深理解。 记住,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 祝大家期末顺利!
展开
中药学
2025-08-06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