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6篇(全文) - 00_《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封面首图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
第 1 页 / 共 7 页
获取资料
学霸英雄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6篇(全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6篇(全文) 当代文学,一个充满张力和矛盾的时代,其发展轨迹也伴随着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理解这些术语,对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脉搏至关重要。“现代主义”这个词,在当代文学语境下,并非单纯指欧陆现代主义,而是指在20世纪中叶开始,中国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的反思。它强调个人主观体验,注重诗歌的意象和象征,以及对现实的批判和反叛。 “新文学生涯”的提出,则是对“新文学”的探索。这个概念由胡绳提出,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参与,认为文学不应仅仅是艺术创作,更应服务于社会变革。“现实主义”在这里并非简单的写实,而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和批判色彩。作家们关注社会问题,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力图通过文学作品推动社会进步。 “意识流”文学的出现,则反映了作家对人性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这种写作手法,注重展现人物内心的流动和变化,模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试图揭示人生的本质。 “无主题”的探索,是对传统文学主题的挑战。作家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爱情、战争、革命等主题,而是追求更纯粹的艺术表达,注重语言本身的美感和力量。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也开始渗透到中国当代文学中。它对既定秩序、权威和理性提出了质疑,强调多元、碎片化和主观性。 “群像”文学的兴起,则反映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描写。他们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怀。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展开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名词 #文学史解释 #当代文学 #文学史定义 #文学史概念 #文学史术语 #文学史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25-08-06
1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获取《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请前往学霸英雄官网下载获取,平台提供:

  • 1万+优质大学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
  • 大学专业考证备考资料
  • 持续更新的大学资料资源
立即前往学霸英雄官网下载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