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 00_《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封面首图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
第 1 页 / 共 7 页
获取资料
学霸英雄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通常指从20世纪中叶至今的文学发展脉络。这并非简单的文学作品堆砌,而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社会变迁、文化思潮的深刻反映。 它的开端通常被认为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开始与政治目标相结合,以及对传统文学模式的挑战。 “新文学”运动便是这一变革的先锋。 像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活着》等作品,虽然在主题和风格上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但都对当时社会风貌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这一时期的文学,开始注重个性表达和思想实验,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 “朦胧诗”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它以晦涩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政治压抑和个人命运的迷茫与抗争。 尽管其价值在当时备受争议,但它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广场文学” 涌现出大量反映社会热点和大众情感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阳光义勇》等。 它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触及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解读,往往涉及对“真实”、“反现实主义”等概念的讨论。 这种对现实的直白呈现,并非简单的照搬生活,而是艺术家对生活进行再创造,以期寻找更深刻的意义。 了解这些关键词,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复杂与丰富。 展开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名 #当代文学术语 #文学史解释 #文学名词 #当代文学 #文学概念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25-08-06
1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获取《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请前往学霸英雄官网下载获取,平台提供:

  • 1万+优质大学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
  • 大学专业考证备考资料
  • 持续更新的大学资料资源
立即前往学霸英雄官网下载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