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个词,本身就饱含着复杂而又迷人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界定——从20世纪中叶开始,到今天这个多元交织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现实主义到各种新思潮的巨大转变。 要理解当代文学史,就必须理解“现实主义”的概念。在那个年代,现实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不再是单纯的对社会现实的描摹,而是开始融入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人性的复杂性探索。作者们用文字,试图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找个体存在的意义,反映时代的矛盾与困境。 “新文学”的兴起,是当代文学史的关键节点。 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作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写作手法,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大胆地运用象征、暗示、幻觉等表现手法,对传统文学的观念进行挑战。 “存在主义”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人是为人的世界,而非为上帝或国家创造的”。这种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往往表现为对个体自由、责任、选择的强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反抗。 此外, “文化思潮”也构成了当代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建构主义”、“精神内省”、“环保主义”等各种思潮,通过文学作品,逐渐渗透到当代文学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写作风格。 “批判现实主义”的出现,也代表着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作家们通过作品,揭露社会弊端,批判现实问题,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个充满矛盾、复杂和变革的史诗,它记录着中国人民在时代浪潮中,探索自我、反思社会的漫长旅程。
展开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25-08-06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