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1949年以来,已发展成为一部充满活力和复杂性的文学史。 考纲的制定,必须紧扣这一历史脉络,既要把握其宏大趋势,也要关注其细微变化。 尤其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关键节点,必须重点考察。 围绕“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一主题,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学运动时期(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艺复兴等)的文学创作,包括其思想背景、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例如茅盾、巴金等人的早期作品。其次,新民主主义文学时期,以反映工人农民群众生活和斗争为主的文学创作,如鲁迅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以及周扬、老舍等人的创作风格,都应重点考察。 进入“文化大革命”之后,文学创作经历了艰难的时期。尽管如此,一些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如余光中、张爱玲等人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生命运。 考纲应关注“文化大革命”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文革后文学的重建和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各种文学流派涌现,题材和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考纲需要涵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以及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思潮的创作。 尤其要关注作家们对个人命运、社会变革和时代精神的探索。 此外, 关注当代文学理论的形成,如“新写实”、“超现实主义”等,对于理解当代文学的创作方向和价值判断也至关重要。 最终的考纲,应当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辉煌成就和深刻启示。
展开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25-08-06
1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