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模拟试卷+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模拟试卷+答案 要想期末“不挂科”,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掌握程度绝对不能马虎。 这门课的重点在于理解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和关键作家群体的思想、风格以及作品之间的联系。 简单粗暴地背诵时间线和人物名,是绝对行不通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当代文学”的定义。 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中国文学逐渐摆脱了政治宣传的束缚,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 莫言、余华等作家,就代表了这一代文学人对普通人的生活、记忆、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活着” 和 “兄弟” 这样的作品,不仅仅是小说,更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真实写照。 其次,要重视重要的文学思潮。 比如,新写实主义、荒诞派、精神分析文学等。 理解这些思潮的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比如, 焦志恒的《北京人》 展现了新时代北京市民的生存状态,就体现了新写实主义的特点。 最后,关于期末考试,建议模拟一些常见的题型,例如: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等。 重点在于,在考试中,要结合具体的作品,用自己的话去分析、评价,展示你对文学史的理解。 实在不行,提前找一些历年真题进行练习,看看老师的评分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确保“不挂科”!
展开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25-08-06
1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