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20240622165448.pdf
《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20240622165448.pdf 核心梳理 朱栋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以其系统性、客观性和深度而著称,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其笔记的核心在于对中国文学从20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展现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思想的激荡和风格的演变。 首先,朱栋霖强调了“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性。这股浪潮,以周oyan、闻国强为代表,对传统文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追求“完全的、绝对的、不受任何传统影响的文学”,是20世纪中叶中国文学的开端。尽管其实验性、观念性强,但它打破了旧文学的桎梏,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作者详细论述了“七五”时期文学的变革。在变革的冲击下,文学逐渐回归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倾向。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作家,例如王蒙、顾诚等人,他们的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笔记还对“文化大革命”前后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这段时期,文学创作受到政治思潮的深刻影响,出现了大量的歌颂性作品。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精神世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最后,朱栋霖在笔记中还对当代文学的多元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他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总而言之,这篇笔记为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25-08-06
1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