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Python面向对象、各种名词解释(类、对象、实例、实例化)、__init__方法、__del__方法、__str__方法、设计类时候的一些惯例_实例化对象
Python面向对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理解了它的核心概念,你就能更好地驾驭这门强大的编程语言。我们先来捋一下那些关键的名词解释,确保你对Python的理解不打折扣。 首先,什么是“类”(Class)?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蓝图或模板。它描述了对象的特征和行为,定义了对象应该具备的属性和方法。 “Python名词解释”中提到,类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它定义了对象的结构。 紧接着是“对象”(Object)。对象是类的实例,是类在内存中实际存在的一个实体。就像根据蓝图建造房屋,对象就是根据类创建出来的具体东西。 “实例”(Instance)是“对象”的另一个称谓,指基于类创建的具体对象。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汽车”类,那么“宝马X5”就是一个“宝马X5”对象的实例。 “实例化”(Instantiation)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类来生成实际的“对象”。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几个常用的方法,它们在设计类的时候非常重要。“__init__方法”是构造方法,当创建对象时,会自动调用该方法,用于初始化对象的属性。 就像给新来的员工分配工作,设置好他们的权限。 “__del__方法”则在对象被垃圾回收时调用,但它的使用通常不推荐,因为它可能导致程序行为的不可预测性。“Python名词解释”中也提醒我们要谨慎使用它。 最后, “__str__方法” 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它定义了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形式。当你使用 `print()` 函数打印对象时,实际上会调用这个方法,返回的是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这样你就能方便地展示对象的信息,让代码更易读。 设计类的时候,养成使用 `__str__` 方法的习惯,能极大提升代码的可读性。
展开
python
2025-08-06
1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