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8 页 / 共 9 页
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9 页 / 共 9 页

期末|行政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主体(名词解释),行政法基本原则(简答)
期末|行政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主体(名词解释),行政法基本原则(简答) 行政法,作为规范行政活动的一系法律体系,其核心在于确定谁有权行使行政权力,以及如何规范这些权力行使。 那么,“行政法主体”到底是什么呢?根据《行政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法主体是指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简单来说,就是“干政”的“主体”。 它可以是国家行政机关,比如国务院、各部委,也可以是依法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甚至包括由政府授权设立的公益性行政组织。 关键在于,这些主体拥有根据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负责。 理解行政法主体,对把握行政活动的规律至关重要。 行政法基本原则,则奠定了行政活动的基石。 常见的行政法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居敬如法,民主集中制,依职循章,依质议事,公开、公正、公开、合法、依宪、民主、程序正义等。 “居敬如法”强调对上位法规的尊重与执行,体现了对法律权威的尊重。“依职循章”则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能超越职权。 “依质议事”指的是行政机关在解决争议时,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由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体现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些原则的统一运用,规范了行政行为,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熟练掌握行政法主体及基本原则,是理解和运用行政诉讼法,乃至整个行政法律体系的关键。 希望这篇短文能帮助大家在期末复习时,对行政法这一重要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
2025-08-06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