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7 页
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doc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中国哲学史,一个浩瀚无垠的星河,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经典,我们先来梳理一些关键的哲学名词,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首先,什么是“道”?“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规律和原则。庄子、老子等思想家认为,“道”是不可名状的,是超越人类认知的永恒存在,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次,“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仁”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与爱,是道德规范的基础。孔子强调“仁者爱人”,通过“礼”的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仁”是儒家思想的灵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此外,“中庸”也是儒家重要概念,指“不偏不倚,恰如中正”。它强调适度、平衡,追求和谐,反对极端和偏颇。 “中庸”体现了儒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对人性的认识。 再者,“阴阳”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相互交织的概念。道家“阴阳”认为,宇宙万物由阴阳两极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的。 儒家也承认“阴阳”的存在,但更强调“正气”的升扬,以克服“阴”的势力。 “天人”则代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道家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循环关系,人应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护社会秩序。 总之,中国哲学史中的这些名词,不仅仅是简单的术语,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掌握这些关键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并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动。
展开
中国哲学史
2025-08-05
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