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历史渊源与形成脉络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历史渊源与形成脉络 “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概念,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显得尤为重要。简单来说,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定义,它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以中华血脉为根本,具有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共同命运的民族群体”。 但仅仅停留在字面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要理解它的真正意义,必须追溯其深厚的历史根基。 古代中国,早期社会并未将“民族”概念以现代意义上那样明确区分。黄帝、炎帝、秦始皇等统一度义,代表着对“天下”的统治,而非对“民族”的划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群体,在地理环境和经济交流的推动下,开始形成一定程度的融合与联系。 尤其是在汉族主导的时代,汉文化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将各地的文化逐渐同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共同体。 从丝绸之路的交流,到中央与地方的互动,都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与融合。 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同化,而是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值得强调的是,“共同体”并非指完全相同的群体,而是指拥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共享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整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共同命运”,强调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解这一概念,是对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展开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025-08-05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