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称“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称“中华民族”? “中华”一词,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绵延历史。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阐述, “中华”源于古代中国的地理名称,指的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由此辐射的广大地区。它最初是早期中国人民对居住区、文化圈的称呼,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随着民族认同的形成而不断演变。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逐渐完善, “中华”逐渐成为一种民族自称的代名词。“中华文明”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这种对“中华”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称谓,则是在西方列强入侵和中华文明遭受冲击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产生的。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点”的分析, 这一称谓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民族”的提炼,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洪流中自我救赎和反抗的象征。它代表着对中华文明的坚守和对民族未来的期许。 这一称谓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
展开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025-08-05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