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国、中华、华夏的区别与联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国、中华、华夏的区别与联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核心,拥有共同历史、文化、认同和命运的民族群体。要理解“中国”、“中华”、“华夏”这三个词,需要先认清它们所代表的深层意义,这并非简单的同义词,而是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基因。 “中国”是现代国家名称,它代表着一个政治实体、一个国家。而“中华”则更具文化内涵,它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代表着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 “中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早期中国民族自称的名称,寄托着对土地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华夏”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根据《史记》记载,华夏是黄帝的尊号,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代称。“华”指西域,象征着中华文明向外的扩张,“夏”则代表了古代的帝王统治和文化中心。 因此,“华夏”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一种历史感和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这三个词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中国”是现代的, “中华”是文化的, “华夏”是传统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多元表达,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力量。 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展开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025-08-05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